TOP
外媒3月26日消息:歐盟宣布從4月收緊鋼材進口配額,印度政府卻信心滿滿,認為強勁的國內(nèi)需求足以抵消影響。印度知情人士周三表示,盡管歐洲是印度鋼材重要市場,但印度本地消費增長迅猛,行業(yè)能“扛得住”。
歐盟周二確認將減少免稅配額,超額鋼材加征25%關稅,預計流入量減15%。目前印度尚未正式回應,但內(nèi)部評估已顯樂觀。
印度鋼市底氣何來?2023/24財年,印度鋼材消費高達1.36億噸,同比增長10%,得益于基建熱潮(占需50%)和汽車業(yè)擴張(占15%)。同期出口僅750萬噸,占產(chǎn)量的5%,顯示內(nèi)需主導。本財年前11個月,印度向歐盟出口203萬噸(占總出口46%,約440萬噸),雖是重要市場,但相比國內(nèi)市場只是“小菜一碟”。消息人士稱,“增長速度太快,出口減少也能消化?!?024年印度粗鋼產(chǎn)量1.4億噸(全球第二,僅次中國),消費遠超出口,支撐這一判斷。
歐盟限制并非無影響。203萬噸出口若減15%(約30萬噸),按每噸600美元計,年損失約1.8億美元,對一些鋼企(如塔塔鋼鐵,出口占產(chǎn)10%)有壓力。但國內(nèi)需求彌補缺口:2024年基建投資增12%(約5000億盧比),建筑鋼需7000萬噸,填補綽綽有余。美國關稅影響則被認為“微不足道”,因出口僅50萬噸(占1%)。中國鋼材(2024年產(chǎn)10億噸)對美出口少,未引發(fā)大規(guī)模轉(zhuǎn)向印度,消息人士仍視其為“最大威脅”。
印度也在自保。本財年前10個月,從中國(300萬噸)、韓國(150萬噸)、日本(100萬噸)進口創(chuàng)紀錄,凈進口200萬噸。上周,政府建議對部分鋼材加征12%臨時關稅(200天),遏制低價流入。這與歐盟策略類似,顯示全球保護主義升溫。若歐盟配額嚴格執(zhí)行,印度鋼價或漲5%(約650美元/噸),利好本地鋼廠(如JSW Steel,年產(chǎn)2700萬噸)。未來若國內(nèi)需求續(xù)增(預測2025年1.5億噸),印度或成鋼市避風港,但需警惕進口壓力。